利用塑料托盤系統對庫存狀況的確認,來控制發貨指令的輸出,能有效保證各大總成在總裝廠的儲備的穩定,保證各總成運輸車輛到貨時間的交叉,避免物流阻塞。塑料托盤信息流程分析撇開生產控制系統的物流成份,其信息流程大致可以說明該信息流程圖的特點在于信息流轉的閉開。
在塑料托盤數據蓮續的流轉過程中,系統的輸出結果直接作為下一循環的輸入條件。每一次的運行是以上一周期執行后的庫存狀況和最新計劃為前提的。該信息系統中存在的主要邏輯單元為:計劃變更、庫存變更、計劃確認與調整、計劃拆零、編輯指數、收發數據處理。塑料托盤系統的運行始于計劃的確認及調整,即根據當月生產計劃或前期滾動計劃,檢查各大總成的儲備數量及儲備狀態對總成裝配線、總成庫及總裝線線旁儲備以不同,通過計算機對計劃進行模擬裝車,并對可能出現的故障作出預警。塑料托盤計劃的拆零即根據確認過的車裝配計劃,按照產品工藝結構和相應的期量標準制訂出各個節點處的作業計劃。這一計劃可以現行裝配的最小投入批量為周期進行滾動,并具三日的滾動期,故可以做到指令性與指導性的有機結合。同時,對小的零部件的批量上線起到較好的指導作用。各個塑料托盤物流節點中,顯然最關鍵的是總成投入、總成發出和總成上線投控。編輯指令是對計劃的落實,即對每一具體執行過程下達生產指令,作為實際操作的唯一依據這一過程的長短,對裝配線而言對總成發交而盲,則為運輸工藝車的額定裝載數量。塑料托盤編輯指令與計劃的最重要區別在于對作業節奏的控制。在計劃指導方式下,操作者在計劃周期內的生產行為具有很大的隨意性,生產的節奏和順序往往取決于生產者盡快完成任務的需要。
塑料托盤廠家在以作業指令為唯一依據的方式下,操作者必須取得作業指令才能進行生產作業,通過計算機系統的設定,可以嚴格地對指令的輸出進行控制,從而達到控制作業者行為的目的。